拉薩舉行“虎毯”展覽

4月9日,觀眾在展廳內欣賞“虎毯”。當日,名為“智慧和無畏”的“虎毯”展覽在拉薩吉本崗藝術中心展出。西藏的非遺工作者根據古代藏毯藏品重新挖掘,整理了以“虎”為主題的圖案,設計製作了本次展覽作品。本次展覽展出20餘件各具特色的藏毯藝術作品,展覽將持續到5月初。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4月9日,觀眾在展廳內欣賞“虎毯”。當日,名為“智慧和無畏”的“虎毯”展覽在拉薩吉本崗藝術中心展出。

疫情下,讓我們 “雲”賞校園春光

4月5日拍攝的遼寧工業大學校園。 疫情影響了校園往日的熙攘,卻阻止不了春天的到訪。在遼寧各個大學校園,春日暖陽,惠風和暢,花兒含苞競放,嫩草出尖吐黃,讓我們一起“雲”賞校園春光。 新華社發4月5日在瀋陽城市建設學院拍攝的校園春光。 疫情影響了校園往日的熙攘,卻阻止不了春天的到訪。在遼寧各個大學校園,春日暖陽,惠風和暢,花兒含苞競放,嫩草出尖吐黃,讓我們一起“雲”賞校園春光。 新華社發4月4日,在大

新華述評:中國“動態清零”焦點觀察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題:中國“動態清零”焦點觀察新華社記者9日,上海新增新冠感染者超2萬例,疫情仍在高位執行。3月以來,全國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27萬例。疫情嚴峻複雜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為何要堅持“動態清零”?抗疫大賬怎麼算?“動態清零”如何“快”?民生需求怎麼保障?常態化防控如何體現剛性約束……回答好這些焦

CBA季後賽:上海久事勝深圳馬可波羅

4月10日,上海久事隊球員王哲林(右)在比賽中突破。當日,在江西南昌舉行的2021-2022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後賽第二輪次回合比賽中,上海久事隊以87比82戰勝深圳馬可波羅隊。新華社記者胡晨歡攝4月10日,上海久事隊球員羅漢琛(右)在比賽中投籃。當日,在江西南昌舉行的2021-2022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後賽第二輪次回合比賽中,上海久事隊以87比82戰勝深圳馬可波羅隊。

新華時評: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疫情防控第一要務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疫情防控第一要務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李恆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大流行狀態。3月以來,全國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已超過27萬例,防控任務艱鉅複雜。在持之以恆抓實抓牢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要始終明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號,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要務。 從武漢保衛戰的應急階段,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戰德爾塔、奧密

“跑樓”志願者助力“最後100米”

4月11日,社群志願者為居民挨家挨戶運送生活物資。 上海市普陀區錦綠新城居民區居住著1600餘戶人家,疫情封控期間,居家生活多有不便。居住在同一小區的志願者紛紛行動起來“跑樓”,為街坊鄰居跑腿送餐、分揀物資、打包配送,解決“最後100米”的運送難題。 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4月11日,社群志願者為居民挨家挨戶運送生活物資。 上海市普陀區錦綠新城居民區居住著1600餘戶人家,疫情封控期間,居家生活多

羽毛球韓國大師賽:陳雨菲首輪晉級

4月12日,中國選手陳雨菲在比賽中回球。當日,在韓國光州市舉行的韓國羽毛球大師賽女單首輪比賽中,中國選手陳雨菲以2比0戰勝新加坡選手許妤欣,晉級下一輪。新華社發(李相浩攝)4月12日,中國選手陳雨菲在比賽中回球。當日,在韓國光州市舉行的韓國羽毛球大師賽女單首輪比賽中,中國選手陳雨菲以2比0戰勝新加坡選手許妤欣,晉級下一輪。新華社發(李相浩攝)4月12日,中國選手陳雨菲在比賽中回球。

南京啟動實施4家方艙醫院建設

4月11日拍攝的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無人機照片)。近日,江蘇省南京市緊急選址南京青奧體育公園體育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溧水區體育公園體育館、南京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會展中心的部分場館,啟動實施4家方艙醫院建設。方艙醫院建成交付後,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視情投用。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4月11日拍攝的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4月11日,工作人員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

總書記和人民心貼心丨“見到您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事”

新華社4月10日播發了通訊《習近平的人民情懷》,全面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紮根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深厚情懷。即日起,新華社開設“總書記和人民心貼心”欄目,連續推出系列報道,回訪同總書記有過交往的幹部群眾,回溯難忘情景,展現生活變遷,感受總書記對人民的真摯情懷和人民對總書記的深情愛戴。

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漢江源頭活水來

新華社西安4月12日電 題:漢江源頭活水來新華社記者鄭昕從秦巴山區汩汩滲出的涓滴匯流成溪,順山勢傾瀉而下,玉帶般串起兩岸茶田果園、油菜花海、煙火民居,至陝西省寧強縣漢水源村,千里漢江流過浩蕩歷程的第一個10公里。作為長江最大支流,漢江在丹江口水庫將部分水源透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引水輸往京津等地。寧強乃至整個陝南地區,都是工程的起始端與重要水源涵養地。被稱為“漢水源頭第一村”的漢水源村,扛起了守護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