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助力抗疫大仗硬仗 如何暢通保供“血管”?

4月11日,上海新增994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22348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在12日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表示,上海市連續8天報告新增感染者超過1萬例,疫情處於快速上升期,社群傳播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影片|助力抗疫大仗硬仗 如何暢通保供“血管”?

為有效遏制疫情發展,目前,上海封控區、管控區內的居民還是無法出門,涉及約1600萬人口,如何滿足他們的生活物資需求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對此,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在12日上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封控區、管控區居民的生活物資保障,主要是以集採集配,保供套餐等方式為主。針對封控時間較長的小區,由百聯集團、光明集團等市屬國企兜底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指出,大型國企的資源和能力都較強,一方面有承擔社會責任的義務,另一方面也有能力擔此大任。這反映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能夠轉化為治理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與此同時,上海還以建立保供“白名單”的方式,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超市、便利店等生活物資供應節點、網點解封出來,加大對防範區、管控區居民的物資供應。

影片|助力抗疫大仗硬仗 如何暢通保供“血管”?

不過,即便是採用集採集配、保供套餐的形式,但2千多萬人的一個超大城市的供應保障,仍舊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馬亮認為,在危機管理時期,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都不可或缺。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發揮各自的獨特優勢。要暢通政商關係,加強政企合作,使政府“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兩手聯彈。特別是要發揮平臺企業的數字賦能作用,為貨運物流和快遞等提供有力支撐。

針對上海等一些疫情重點地區的生活物資供應問題,國家多部門目前正積極協調,盡全力保供穩價。但部分地區對於貨運車輛採取了層層加碼、一刀切的通行管控措施,讓一些貨車司機被困在了路上。

對此,馬亮表示,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印發《關於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提出全力暢通交通運輸通道,最佳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全力組織應急物資中轉,切實保障重點物資和郵政快遞通行。各地要切實執行《通知》規定,處理好疫情防控與貨運物流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