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賽道佈局產業鏈、助力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鄉村應用場景“遍地開花”……近年來,數字經濟動能澎湃的江西正加速佈局“新賽道”,催生業態模式創新,為實體經濟插上堅實有力的“數字翅膀”。
“數”業有專,“一道一策”深耕產業賽道
江西貪玩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上饒總部客服區內,一群年輕人正飛速敲打鍵盤,回覆各地玩家的問題。
公司運營總監朱海軍介紹,2016年公司落戶上饒後,陸續引來研發公司、投放平臺等幾十家上下游關聯企業。目前,上饒已形成較為完整的互聯網遊戲產業鏈。
今年以來,江西提出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發展工程”來抓,各地不斷強化“賽道思維”,集中優勢資源,“一道一策”精準深耕產業賽道。
圍繞大資料產業賽道,贛江新區引進華中資料港總部基地、贛鄱資料湖等專案,匯聚阿里雲創新中心、亞馬遜CIC創新中心等一批數字經濟核心企業,為企業數字化、資訊化轉型提供一站式“雲上”解決方案。
江西省中雲數訊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落戶瑞昌市,公司開發的超融合雲平臺系統和分散式儲存兩款軟體得到行業廣泛認可。依託中雲數訊江西節點,瑞昌市培養和引入了一批大資料及雲計算企業,正努力構建區域性大資料儲存及應用中心。
以網際網路、雲計算、電子商務、大資料和物聯網五大產業方向為重點,餘干縣投資5億元,建成總建築面積1.34萬平方米的數字大廈,吸引相關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目前,已入駐企業16家。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還孕育了不少新業態、新模式。
“這款南昌拌粉味道濃郁,今天在直播間下單隻需9.9元……”在南昌市西湖區“夢想小街”電商產業園,青年主播們紛紛為江西特產代言。以建設“全省電商產業集聚區和展示平臺”為目標,“夢想小街”電商產業園正實現產業加速裂變。
借“數”登高,“智轉數改”激發傳統產業新動能
走進位於南昌縣的南昌華翔汽車內外飾件有限公司,江西首條雙邊機器人無人化噴塗作業生產線正進行高效作業。
該公司專案負責人胡瑜說,這一數字化專案建成後,企業的生產計劃準確度將提升10%以上,庫存資料準確率提升20%以上。
今年以來,“數字化”成為江西很多行業、企業的關鍵詞。
走進位於湖口縣高新園區的江西五星紙業有限公司,纖塵不染的智慧化車間裡,數十臺工業機器人正在生產線上工作。公司行政部經理劉曙光介紹,得益於智慧化改造,公司產能和產品質量均得到大幅提升。
而在德安縣,傳統紡織服裝企業圍繞“智轉數改”,不斷實現最佳化升級。以龍頭企業江西德鑫紡織有限公司為例,2021年,德鑫紡織引進12套薩維奧自動絡筒機,人工工序全部轉由傳送帶和反覆式機械臂完成;2022年公司又計劃投資1.2億元,打造標杆式渦流紡紗智慧車間。
用數字化積蓄新發之勢,新氣象正在孕育,各地傳統產業發展傳遞出更多積極的訊號。
上高縣財政每年拿出2000萬元獎補資金,積極引導企業建設“數字車間”“智慧工廠”,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目前,全縣600餘家工業企業、重點專案已“上雲”進入宜春市智慧工業平臺數據庫。
為助力傳統汽運產業轉型升級,高安市培育扶持一批網際網路平臺物流企業。“以高安為總部中心,我們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設立四個區域總部,在杭州、寧波等地建立53個分平臺。”江西行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紀偉介紹,公司已實現“網際網路+智慧物流+供應鏈金融”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
種“數”耕“雲”,數字鄉村應用場景“落地開花”
在南昌市新建區溪霞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西紅柿、草莓、鐵皮石斛、金線蘭等蔬菜瓜果及中藥材長勢正旺,工人動動滑鼠,就可以輕鬆除錯大棚內的溫度、溼度等重要資料;在樟樹市綠城花卉公司5000多平方米的智慧溫控大棚,4萬餘盆鳳梨、綠蘿等幼苗綠意盎然,大棚配備的智慧溫控系統、自動感光器和水肥一體化噴灌系統等智慧裝置,全部由電腦終端精準操控。
高科技大棚的出現,折射出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數字鄉村建設應用場景,在江西各地“落地開花”。
“村道上農用車裝運灑落大量沙子,請處理。”日前,奉新縣馮川鎮路口村村民透過“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反映問題不到半小時,道路管護員就將現場清理完畢。以打造“環境美、生活美、人文美、治理美”的鄉村“四美智慧社群”為目標,奉新縣搭建“數字鄉村”資訊化平臺,持續推動農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玉山縣則立足打造數字鄉村指揮中心,整合全縣23個單位共計61個數據資源庫,搭建城市安全、精準治理等8個應用場景,實現縣域治理“一腦掌控、一圖感知、一屏服務”。
數字化還為鄉村旅遊拓寬了視野。近日,靖安縣鶴棲谷景區大門裝上了前端感知裝置,遊客進入景區,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情況將實時呈現在終端顯示屏上。據介紹,靖安縣智慧旅遊管理平臺覆蓋全縣36個景區景點,具有遊客統計、資料分析、應急廣播等一體化智慧化防控功能,為鄉村“放心遊”打響品牌。(記者閆鵬、田甜)